第十章 缺乏安全感的武后_初唐:砥砺前行
笔趣阁 > 初唐:砥砺前行 > 第十章 缺乏安全感的武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章 缺乏安全感的武后

  他将陈青兕的奏章放到一旁,继续批阅其他奏章,直至传来陈青兕来见的消息。

  李治一边让陈青兕入内,很自然的看了身后的武皇后道:“皇后先下去吧……”

  武皇后郁闷若死,却也不敢不从,只能慢慢离去。

  看着在殿外等候的陈青兕,即便是这种情况,武皇后的脸上依旧挂着笑颜,对着陈青兕友善一笑。

  陈青兕作揖拱手相送,然后才大步走进殿内。

  李治沉得住气,先让陈青兕入座,然后才问道:“爱卿这奏章为何意?从百济传来的消息来看,情形一片大好,为何爱卿要朕担心百济的情况?”

  陈青兕道:“陛下,百济的情况,表面看确实一片大好,这因为我军实力足够强的缘故。陛下,臣这里总结了房都护半年来的所有捷报,发现一个现象,百济越败越强,而我军却是越胜越弱。继续下去,早晚得付出代价。”

  陈青兕将自己在兵部收集的资料呈递给了李治。

  李治看着面前厚厚一叠资料,又是以清晰简洁的叙事方式,将房仁裕打的六十多场胜战的规模区别,一一作了对比。

  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。

  李治最喜欢陈青兕这点,实干,以事实数据说话。

  看着手中的资料,他发现确实如陈青兕说的一样,百济叛军,一开始只是很小的规模。

  最初只有扶余丰、鬼室福信、道琛一支起义部队,响应他的也只是阶伯、韦良、丸山遥几支百济死忠将官响应。

  扶余丰、鬼室福信、道琛所部被打的落荒而逃,如丧家之犬,韦良、丸山遥直接被讨杀,阶伯颇有才略,却也只是领着部队,东躲西藏,不敢正面交战。

  都是小规模的叛乱,可以说不值一提,但是随着唐军胜战越打越多,百济叛军反而变强了。

  最近一次捷报,百济居然组成了一支三万的反抗军。

  尽管还是输了,可真就这样下去,万一下一次再来十万,他们还能赢吗?

  “为何如此?”

  李治紧绷着脸。

  陈青兕道:“因为民心不在了。继续下去,要不了多久,整个百济,只怕都会掀起反叛的浪潮。”

  李治道:“房都护,对于百济的治理,并无不妥之处。”

  陈青兕道:“确实如此,房都护并未欺民压民,反而待民以诚。奈何百济的民心是偏的,扶余义慈待他们并不差,并不能显得房都护的仁政有多么特殊。反之因为百济反叛军的出现,他们四处煽动百姓作乱,而我军四处征伐。大军所到之处,必然会影响百济民生,尤其是一部分叛军本就由百济百姓组成,无可避免留下杀戮之名。”

  “四方讨伐,也意味着战火四起。扶余义慈为君时,百济内部安稳,而我军取代之后,却是战乱不断,一心求安的百姓,无法安心耕种,乱民横生。”

  “两相一对比,高下立见。”

  “陛下,您觉得,百济的百姓是站在我们这边?还是百济叛军那边?”

  “百济越乱,境内百姓就越厌恶我们,反抗的力量也会不断加强。诚然,我军当前有充足的力量,控制局面,但真就这样下去,叛军的力量会越来越强,而我军终有疲累之日。到了那个地步,我们想要和平掌控百济,千难万难。”

  李治是听明白了,脸色微微发白。

  陈青兕也是后知后觉,他是知道房仁裕一时半会抚平不了百济的。

  但因为他的提醒,唐军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大意。

  历史上唐军因为胜利的太快,完全没有将百济放在心上,只留下了小部分兵马镇守,结果叛军势大,逼得唐军只能退守几个孤立的据点。

  现在苏定方留下了足够的兵力,房仁裕又是知兵之人,陈青兕就觉得哪怕一时奈何不得百济叛军,却也不会落于下风。谁想房仁裕捷报不断,却将百济的局面搞的几近崩溃,留下了巨大的隐患。

  “爱卿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  李治现在肠子都悔青了,早知道百济这般难搞,当初就该直接让陈青兕去,他既然能够通过一封封的捷报洞察百济隐患,想必不会犯此错误。

  陈青兕一脸惭愧,作揖道:“臣无能,现在百济究竟什么情况,臣并不知晓,也不知如何应对。”

  “叛军不能不平,纵容他们,必成祸患。率兵平定征讨,也会陷入局中,越陷越深,难以自拔。”

  “想要挽回颓废之势,唯一之法,速战速决,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贼首,而非相互消耗。在百济的土地上,我们耗不过他们。只是……百济多山多林,想要做到,并不容易。”

  李治也知陈青兕身在长安,能够洞察百济危局,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。张良、陈平也不过如此,说道:“爱卿不必自责。此非你之过……”

  他沉吟片刻,说道:“朕先遣信使提醒房都护,让他莫要草率动兵,再派人去了解百济的真实情况,再做定夺。”

  陈青兕作揖奉承一句:“陛下圣明。”

  武皇后离开承乾殿以后,眉宇越皱越深,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重。

  李治身体的异样,当今世上除了陈青兕最明白以外,武皇后是最清楚的那一个人。

  但与陈青兕不同……

  陈青兕明确的知道李治尽管身体差,还能再熬十几二十年。

  武皇后却是不知道的,她只知道自己的丈夫,自己的天,大唐的天子得了不治之症,随时随地都可能病故。

  她的儿子李弘是大唐太子不假,但只有六七岁,李治真要有个意外,孤儿寡母,如何面对满朝文武?

  以李治现在对陈青兕的器重,他八成是辅政大臣之一。

  如果他能全心辅佐李弘自是最好的,可万一年纪轻轻的他有王莽之心?或者他想立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?

  武皇后自小受到兄长虐待,最缺乏安全感,胡思乱想一通,只觉得浑身发冷颤栗。

  必须要有自己的人,必须要握有权势,唯有如此,才能不被欺负。

  武皇后想到了房仁裕,目光中透着一丝坚定,必须要将他收为己用。

  武皇后越走越快,直接来到后院,让人叫来自己的母亲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